据青岛晚报官微,8月1日清晨,青岛市市北区湖清路一家餐馆内疑似发生燃气爆燃,现场一名男子受伤后被120送往医院。
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二站闻讯到场处置,确认没有明火,也没有其他危险后将现场移交。
据了解,店内疑似发生燃气爆燃。目前,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
来源:青岛晚报官微
不久前,青岛李沧区一酒店因液化石油气软管问题,疑似发生闪爆,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。
7月24日下午,李沧区湘潭路街道雨湖路上一酒店疑发生闪爆事故。当天下午6时许,半岛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,事发酒店已盖上了一层篷布,酒店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现场。记者注意到,闪爆产生的冲击波威力巨大,酒店玻璃等设施受损严重,数十米远外的马路上散落着破碎的玻璃碴子。附近一家商店员工回忆,事发时发生一声巨响,感觉商店都“晃了一下”。
事故产生的玻璃碴子
记者从湘潭路街道办事处获悉,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初步调查事故可能与燃气罐软管有关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,目前事故确切原因正在调查中。
来源:半岛新闻
近期,液化气罐在使用、运输等环节,事故多发。
根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,一季度燃气事故总数278起,其中液化石油气事故138起(全部是用户事故)。
安全意识淡薄、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液化气泄漏处置不当,缺少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,违规操作,使用超期限未检验、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,非法经营、运输液化气罐,监管部门“打非治违”不力,执法检查宽松软
……
这些都是造成液化气罐事故多发的原因。
液化气罐事故多发,这些调查报告披露的原因,让人心惊!点击查看
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,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,遇明火即爆炸。所以,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,避免危险发生。
液化气安全知识应知应会
1
使用常识
(1)对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的液化石油气钢瓶,允许在进行安全评定后延长使用期,使用期只能延长一次,且延长使用期不得超过气瓶的一个检验周期。对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的液化石油气钢瓶,使用年限达到15年的,应当予以报废并且进行消除使用功能处理。
(2)燃气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,不得穿墙越室,要定期检查。胶管老化、破损或已使用18个月应及时更换。
(3)现场无人照看时不要使用燃气具,防止汤水溢出浇熄炉火,引起泄漏。
(4)每次使用完毕,应将钢瓶和燃气具开关关闭;每次使用前必须确认燃气具开关处在关闭状态,才可通气点火。做好日常检查。
(5)使用瓶装气“十不要”:
不要使用不合格和报废钢瓶
不要购买和使用“黑气”
不要在家中长期闲置、超量储存钢瓶
不要用火、热水等手段加热钢瓶
不要将钢瓶置于阳光下长时间爆晒
不要倒灌、乱倒残液
不要自行拆卸钢瓶角阀
不要摔打碰撞钢瓶
不要将钢瓶横放或倒置
不要在卧室、地下室存放钢瓶
2
查漏方法
(1)易漏气部位:减压阀、角阀、胶管、燃气具连接处。
(2)查漏方法:关闭燃气具开关,打开钢瓶阀门,用肥皂水在易漏部位涂抹,连续起泡处,即为漏气点。
(3)检查漏气切不可用明火。
3
漏气处理
(1)迅速关闭钢瓶阀门,打开门窗,保持良好通风,让液化石油气散发到室外。
(2)严禁开关任何电器或使用电话。
(3)熄灭一切火种。
(4)迅速打开门窗,让泄漏的气体散发到室外。
(5)到户外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让其派员抢修。
(6)发现邻居液化石油气泄漏,应敲门通知,勿使用门铃。
(7)如果事态严重,应立即撤离并打119报警。
4
着火处理
立即关阀门切断气源,初起火焰很快就会熄灭。阀门无法关闭应立即撤离并打119报警。
5
中毒处理
发现有人煤气中毒,应立即打开门窗,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人工呼吸,并立即打120抢救。
最后,提醒您:
1、使用液化气时要做到火开人在、人走火灭。
2、尽量避免孩子一个人在家,以防发生不测。
3、发现起火,千万不可贸然闯入!一定要先拨打火警电话!
博燃网
有奖活动
为您服务
微信
公众号
官方
微博
返回
顶部
文章评论
0条评论|0人参与匿名评论
最新评论
暂时还没有评论,不如来抢个沙发?